水性油墨印刷常见不良现象及改善对策
发布时间:
2025-09-08
资料来源:
近些年来,水性油墨凭借其较好的流动性,稳定的墨质,及印品色彩鲜艳,印迹平整,干燥迅速,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软包装复合里印、塑料表面印刷、软质PVC印刷、PVC热收缩膜印刷、PET热转移印刷、卫生包装材料印刷、塑料水性丝网印刷、水性表面处理等,还可根据客户需求研发。而在实际的印刷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油墨粘度,用量配比等方面操作,把握不好就会出现如起毛、起泡、塞版等不良现象。那么这些问题因何而起,又该如何改善?格林春天给大家提供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水性油墨印刷常见不良现象及改善对策,一起来看看吧!
编辑搜图
格林春天水性油墨出口货柜
现象一:色相不良
改善对策:
1. 如水墨粘度低,可适当加入原水墨,增加其粘度;
2. 如出现水墨分离、沉淀,则要充分搅拌均匀;
3. 检查版材是否老化,并及时更换;
4. 检查辊筒和印版水墨转移情况。
现象二:印迹干燥慢
产生原因:印迹干燥太慢,原因主要集中在水墨粘度太高、墨层太厚、水墨干燥不良或纸张抗水性强这几个方面。
改善对策:
1. 先检查水墨的干燥性是否合适,最好使用快干型的水墨;
2. 如粘度太高可进行水墨的稀释,降低其粘度;
3. 适当减少墨量,加入快干剂以调整水墨干燥程度;
4. 更换吸收性良好的纸板。
现象三:毛边产生
产生原因:由于水墨粘度太高、墨的干燥速度太快,辊筒和印版接压太强或纸粉混掺其中都会出现毛边现象。
改善对策:
1. 检查水墨的粘度是否过高,若粘度太高,则要进一步稀释油墨;
2. 适当在水墨中加入慢干剂,调整干燥程度;
3. 检查辊筒和印版接压是否太强,要适当降低版压;
4. 油墨使用之前要先用钢网过滤一遍。
现象四:印刷不清
产生原因:当我们发现纸板细浅及文字部分印刷不清时,很可能是由于印版精度不良、版压过大、水墨粘度太高及版材老化失去强性导致的。
改善对策:
1. 检查印版厚度是否均匀、硬度是否太低,适当修正版面的高低差及硬度;
2. 若版压过大,则要调整版压;
3. 若粘度太高,则要进一步稀释油墨;
4. 检查版材是否老化,并及时更换。
现象五:水墨起泡
产生原因:水墨起泡会导致印品表面出现白点、砂眼、水纹等现象,主要和水墨抑泡和消泡能力不足、水墨循环量不足、回流管中进入空气及水墨粘度过高有关。
改善对策:
1. 适当加入消泡剂,注意增加水墨的循环量;
2. 尽量避免回流管插入油墨中,防止空气进入;
3. 若粘度太高,则要适当进行稀释。
现象六:印面流水痕
产生原因:印刷面产生流水痕,与低粘度印刷,涂布量太厚,水墨过度稀释,纸板吸墨性较差有关,而水墨本身流动性不良,品质差也会产生流水痕。
改善对策:
1. 尽量选用流动性好的中高档油墨;
2. 如水墨过度稀释,则要加入增稠剂或原墨来增加粘度;
3. 更换吸收性良好的纸板。
编辑搜图
格林春天水性油墨生产
现象七:水墨胶化
产生原因:由于保存不当、油墨溶剂使用错误和水墨质量差等原因,油墨丧失了流动性,凝固成胶状。
改善对策:
1. 将油墨密闭保存于阴凉通风的环境中;
2. 使用专用配套的溶剂;
3. 尽量选用流动性好的中高档油墨。
现象八:印刷塞版
产生原因:在网点印刷生产过程中,印刷网经常塞版,主要原因是水墨流动性不良,粘度过高、水墨干燥过快或水墨渗入纸粉及灰尘等。
改善对策:
1. 调整供墨泵的气压,加快油墨的流动性或选择流动性好的中高档油墨;
2. 若粘度太高,则要进一步稀释降低其粘度;
3. 加入慢干剂减缓水墨干燥速度;
4. 油墨使用之前要先用钢网过滤一遍。
编辑搜图
水性油墨
现象九:叠色印刷不良
产生原因:叠色不良产生的原因和底色有很大的关系,当底色印压太大,底色粘度过高,底色水墨干燥太慢和底色颜色稍深时都有可能出现叠色不良现象,同时面色表面张力较大、纸板渗透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改善对策:
一般来说叠色的印刷顺序是先浅色再深色,油墨粘度由低到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
1. 把底色颜色调成比上色稍浅一点;
2. 检查底色印压是否太大,适当加强上色印压;
3. 若底色粘度过大,要适当降低底色粘度;
4. 适量添加干燥剂加快底色油墨干燥速度;
5. 提高面色表面张力,更换渗透力良好的纸板。
技术革新正成为水性油墨行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引擎。漳州市格林春天科技有限公司正不遗余力地投入研发,旨在攻克产品在耐候性、干燥速度和附着力等关键领域的短板,以迎合高端印刷市场的严苛要求。展望未来,随着新材料和尖端技术的融合应用,水性油墨的性能有望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取代传统油墨,在更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全球经济向绿色转型的大潮中,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日益增强,环保材料的应用成为生产新常态。水性油墨产业因此迎来了空前的发展良机,特别是在食品包装、儿童玩具及日化用品包装等高增长领域。预计在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水性油墨行业将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在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印刷品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水性油墨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您有意向了解更多水性油墨的信息和相关应用,欢迎来电咨询:13806045776林先生。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